要闻:大方县大山乡:多措并举加强疫情防控 当好老百姓健康守门人
(通讯员 刘梅)“老伯,这是布洛芬,高烧38.5℃以上就喝这种药……”1月10日,松明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吴道伦一大早就来到村民家中发放健康包。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奶奶,最近身体有那点不舒服的不得?伸出手来我给你量一下血压…”这是高峰村村医陈华上门给长期卧病在床的老人进行健康检查。
村医在给村民测量血压
“老爷爷,吃了退烧药以后一定要注意脱水问题,要及时补水……”在刘定林家中河坝村驻村干部吴松对其耐心地说。
……
据悉,大山乡位于大方县东面,距离县城60多公里,地势偏远,交通不便利,不识文化老年人居多,卫生健康服务资源相对不足,春节期间人口流动加大,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增多。面对复杂严峻的疫情形势,为有效应对疫情高峰,将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向聚焦“保健康、防重症、强治疗”后,创新工作方法,突出重点人群管理、医药保障、健康服务等关键环节,多措并举筑牢基层疫情防控屏障,全方位做实做细健康服务,最大限度保障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大山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志愿者走访重点人群
组建宣传服务队伍。面对大规模的返乡热潮带来病毒传播的冲击,该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组建11支工作队伍进村入户开展疫情防控相关工作。一是全面摸清辖区内各村组内合并基础性疾病的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及80岁以上的老年人、残疾人、孕产妇、孤寡老人、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留守儿童等重点人群健康情况和新冠疫苗接种情况;二是建立健全全乡重点人群健康状况信息库,根据基础病情、根据基础病情、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情况,感染后风险程度等进行研判,分类分级提供疫苗接种、健康教育、免费送药等上门服务;三是加强“春节”期间返乡人员的排查、摸底,建立动态台账,一对一做好健康告知,包村包组包人跟踪管理,督促做好健康监测;三是向重点人群发放健康包,并指导如何用药,并发放农村疫情“十要”“十不要”的宣传折页”及一对一宣传新冠病毒“乙类乙管”的科学性、必要性、合理性……
工作人员向村民宣传防疫知识
组建医疗健康服务队伍。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该乡共组建11支医疗健康服务小分队,实现各村医疗服务全覆盖,每支小分队按照“1+1+2+N”的模式配备工作力量。即1名基层党组织书记、1名村医、2名村干部或驻村干部、N名家庭签约医生,由党组织书记任小分队队长,关键发挥好群众“主心骨”作用。根据宣传服务队伍摸排的重点人群情况进行建账纳管,对留守老人、高龄老人、腿脚不便及卧病在床等重点人群进行上门问诊、用药指导等服务,这11支队伍要求电话24小时畅通,为广大村民提供健康咨询服务,切实解决疫情期间村民的健康需求、心里恐慌和就诊困扰等实际情况。
大山乡松明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在防范健康包给重点人群发放健康
据了解,面对当前春节返乡高峰期,该乡采取“三包一”措施,把乡村干部、驻村干部、村医、十户联防长182人对重点人群进行包保,即一名乡干部+一名村干部+一名村医对一个重点对象进行包保;采取宣传标语、微信公众号、大喇叭、入户走访等方式,将农村疫情“十要”“十不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个人防护指南”》《疫情防控方案第十版》等防控政策及防疫知识宣传到百姓中去;利用微信公众号发布《大山苗族彝族乡致来返乡人人员的一封信》,告知返乡人员做好正确的科学防疫,保护自身及他人的健康;同时对卫生院发热门诊增派医务人员,并在微信公众号公布联系电话并24小时接诊。
医务人员上门向老百姓做健康监测
“截至目前为止,我乡摸排了各类重点人群共1364人,均完成三包一措施,发放各类防疫知识宣传品1560次,发放防疫健康包499个,完成上门问诊236人,接到各类健康知识咨询电话625次,多举措做好群众健康防护、就医和就诊服务工作,最大限度保护我乡百姓生命安全,为百姓筑牢健康屏障,当好百姓健康的守门人”大山乡党委书记吴勇说。